典当专区
典当行规模小 特色更重要
发表时间 : 2014-11-20 浏览 : 149
进入11月,各地大大小小的典当企业都开始着手年中总结,而占据营业额至少“半壁江山”的房产业务更是各家总结中较为重视的一部分。房产的业务量、折当率、息费等数据的变化,几乎可以说明一家典当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经营状况。

大的上涨小的下降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前来北京各大连锁典当行进行房产典当融资的客户量激增,华夏典当行房产业务量同比上升40%,在4月份甚至同比上涨了50%;鼎成典当行上半年这方面的业务量也上升了30%左右。而宝瑞通典当行、天祥典当行等在京城有多家分支机构的企业,虽然上半年数据还没有完成统计,但相关负责人也都表示确实感觉到了房产业务的火爆。“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房产典当业务量是一路上涨的趋势。”北京鼎成典当行房车业务部经理王雷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同为一线城市,在上海、广州的大型连锁典当行的房产典当业务量,虽然上半年上涨幅度没有北京那么大,但上海东方典当行和广东珠江典当行等企业均表示也还是有所上升的。“今年上半年的房产业务量同比略有增长,大概在20%左右,主要是有一些大单业务带动了这一数据,并且今年以来,房产典当赎当的人也增多了。业务涉及的房产有高端住宅和商铺、车位等。”广东珠江典当行常务副总经理申又喜表示。

一边是大型典当行房产业务表现得红红火火,另一边规模相对较小的典当企业却表示,今年上半年房产业务量同比下滑。

北京金保典当行总经理杨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今年以来房产典当业务表现平淡,和去年同期相比业务量还有所下降。其实,上门要求典当房产的客户并不少,只是普遍质量不高,在考量了资金用途、还款能力等因素后,感觉风险太大,我们就很谨慎了。”北京中融汇投典当行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监赵宇说:“今年上半年,大多数小典当行的房产业务表现都不好,房产业务量同比有所下滑。”

而据记者了解,除了北京之外,上海、广州的大多数小典当行,今年上半年的房产业务数据也都不容乐观。

规模并非唯一原因

一般而言,在同一地区,如果受银行业资金流动性紧张、银行收紧抵押贷款等因素影响,急于用房产融资的中小企业主将目光投向典当行的话,应该造成该地典当企业的房产业务普遍上涨的局面,然而,从上述现象看来却并非如此。

杨利认为:“大多数没接触过典当行,但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主,一般都会首先考虑知名度高的大型连锁典当机构,这些大典当行首先会筛选一遍,做了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客户的业务,而被筛选下来的客户才会想到我们这些小典当企业。可是目前市场环境整体不太好,我们做业务也更为谨慎,所以房产典当业务量整体同比下滑了。”

“大型典当企业品牌好、有标杆作用,同时产品推荐做得也好,从整体管理到产品研发、再到服务水平都是一些小企业没法比的。”上海典当行业协会会长吴贤达表示。

那么,大型连锁典当企业对小典当行的生存真的形成这么强力的挤压了吗?这些小典当行的房产业务量同比下滑,只有这一个原因吗?

赵宇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其实,大典当行对小典当行的影响是有限的。”他认为,真正影响小典当行业务的主要还是一些外部因素。当前各地对房地产的政策都有所不同,尤其是京沪两地的房地产市场很不明朗,同时中小企业今年以来的生存环境更为艰难,这些都加大了注册资本金相对不高的小典当行的经营风险。此外,今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和P2P网贷发展迅速,也给典当行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小而精也是特色

外部环境不利于小典当企业发展,行业内部同业竞争压力也在加大,小典当行的发展前景到底在哪里呢?

湖北典当行业协会相关人员认为,大型连锁典当行的业务量同比上涨,一些小典当行在这方面却表现得并不乐观,这种差异存在与企业规模无关,很有可能是这些小典当行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其实,在大家普遍反映生意不好做的时候,有的典当行业务多得做不完,而且多是以房产典当为主。

规模相对并不算大的上海康金典当行总经理陆荣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的房产业务量同比上涨了30%,目前房产业务占公司总业务的70%以上。现在竞争压力确实很大,很多同行都在息费上面打价格战,可我们的房产典当息费始终维持在3.14%,也有很多业务可以做。”他认为,典当企业的业务要想做得好,就要有多渠道的合作,例如和房产中介合作,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除此之外,典当行股东的资源也相当重要。“很多小典当行的定位不太大众化,并不是房产、机动车、民品什么都做。他们根据股东的资源来设计产品。绝大部分的小典当行会做一些财产权利典当方面的业务,只要风险可控,也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申又喜说道,“反而类似我们这种连锁的典当企业为了品牌建设、社会效应等方面考虑,做大众化的业务有些并不赚钱,只是表面光鲜,不见得赚得多。”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深度挖掘股东资源、与有关机构合作获取更多业务信息等,都是小典当行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人才团队的培养。员工是给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人,从家族式的“任人唯亲”到科学合理地培养、留用人才,才能让典当企业走得更远